Tuesday, May 31, 2011

卜睿哲一針見血


卜睿哲一針見血
2011-05-31

國家地位的建立需要政府與人民共同主張和爭取,別人不會主動承認;但台灣卻有一個與民意脫節的政府:人民認同台灣是國家,與中國互不相干,政府則否定台灣的國家地位。

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一針見血,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中國大陸,卻無法否認中華民國從一九一一年持續存在的事實;如果北京願意接受,美國數十年前提出的兩個中國概念可適用於兩岸關係。

卜睿哲知道台灣大多數人同意這個事實陳述,才說「如果北京願意接受」,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中國立即重彈「一個中國」立場,表示反對,但離譜的是馬英九政府也猴急的表態,堅持虛構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馬政府如此立場,與當年蔣介石錯失良機,反對兩個中國一樣僵化與反人民 。一九五八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一再提及「中華民國政府」拒絕接受兩個中國,但台灣人民傾向於接受,而且註定會成事實。

一九六一年,蔣介石致函甘迺迪總統,反對任何兩個中國的安排;駐美大使葉公超向國務卿魯斯克說明,任何兩個中國的策略都會受到「中華民國內部及海外華僑」的強烈反對。

當年如果有人反對兩個中國,那應只是追隨蔣介石流亡台灣,夢想跟他「反攻大陸」的少數人。台灣人民並不想「反攻大陸」,與「共匪」拚個你死我活。事實證明,兩位台灣人總統執政,政府和大多數人民都主張兩國和平共存的現狀。

馬英九復辟政權,居然不顧絕大多數人民視台灣現狀為主權獨立國家,並主張永遠維持的事實,而回到蔣介石的獨裁反動思想,強佔台灣,硬要套進一個中國框架。
蔣介石佔有聯合國中國席位,擺譜反對兩個中國,以保虛構「正統」地位;馬英九與民意脫節,否定台灣國家地位,反對兩個中國的說法,只會被選民唾棄。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自由電子報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2007 ©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對卜睿哲「兩個中國」的觀察

對卜睿哲「兩個中國」的觀察 2011-05-31


◎ 陳榮傑
「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日前在華府一項學術研討會上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大陸,不能否定中華民國自一九一二年以來持續存在的事實;若北京願意接受,美國數十年前提出的『兩個中國』概念可以適用於兩岸關係。」

上述談話,不但事實與法理盡在其中,而且不具任何官方意涵。但台北與北京竟然不約而同發表官方聲明,聯手反對。這也許是個巧合,但難免給人許多想像空間。兩個敵手,竟然有了共同價值!

北京表示「堅決反對」所謂「兩個中國」;證諸過去數十年其處理問題的行為模式,上述談話不足為奇。但台灣自稱尊重社會開放的民主價值,竟然由總統府出面反駁,就奇怪了。

卜睿哲,其在國會「情研處」任職,與在「國家情報委員會」擔任「國家情報官」時,個人定期與其餐敘,談話之間,深感其對兩岸之了解,不但具有宏觀的理論架構,而且有扎實的事實根據。其權威性諒非目前穿梭遊走兩岸的學者政客可以望其項背。我們深恐,台灣在國際社會有意義的支持聲音勢將愈來愈少,政府這種鴕鳥心態,恐怕未見其利先受其害。

至於總統府新聞發佈中所稱的「一中各表」與「九二共識」,一九九二年兩岸協商的文件並無正式出現如此的文字。這個措辭是後來的學者便宜行事,把一串複雜的概念賦予簡單的符號,此種陳述方式諒無法反映真實的意義。此節恕不一一贅述。

就邏輯而言,當時若雙方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認知達成共識,理應不會產生「各自表述」的尾巴。反之,既然「一個中國」必須「各自表述」,所謂「一個中國」自當具有兩個以上不同的意涵。不論這種意涵之真義如何!

讓我們簡單地回顧歷史,蔣介石是「一個中國」的頑固捍衛者。根據資料顯示,法國與加拿大均曾有「兩個中國」之議,但蔣介石寧可玉石俱焚;最後所謂「一個中國」之夢也碎。

現在,政府堅持「一中各表」,這個「一中」與蔣介石的「一中」究竟相同或不同?政府能否為人民解惑?

其實,「一中各表」,就兩岸現況而言,就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不管稱之為「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其他名稱。北京當局如果不能務實接受這種現實,承認台灣的事實與法律存在,雙方實在沒有進入政治談判的基礎。北京如果一廂情願,等待台灣的主權像香港、澳門等殖民地的「回歸」祖國,那就悲劇一場。政府也不必鴕鳥心態,談到「兩個中國」就手腳發軟。

(作者為法律學者)(編按:陳榮傑先生曾任海基會秘書長)

自由電子報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2007 ©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Sunday, May 29, 2011

消失中的學院

消失中的學院 ─ 李中志

成大台文系的蔣為文教授到作家黃春明先生的演講會場抗議,引發衝突。事件之初,筆
者認為蔣為文教授的行為很無聊,但無聊的行為通常要在言論自由的規範下受到保護,
但沒有;而黃春明先生的反應則十分低級不堪,低級不堪的行為應當受到譴責,但也沒
有;我們看到的是,主流媒體掠過黃春明的不堪反應,切割開蔣為文行為的原始動機,
興高采烈地對蔣為文集體覇凌。但儘管連日來越演越烈,還是沒有真正引起筆者的關
切。一來筆者對台文的研究沒有興趣,二來筆者認為雙方已表達立場,也引起社會廣泛
討論,這原本是好事。

直到友人傳來成大台文系譴責蔣為文教授的聲明,加上近日以來一連串的校園民主事
件,筆者才意識到我國學院已悄悄撤守其應堅守的學術與言論自由的底線。聲明由包括
系主任在內的十位教授屬名,放在成大首頁,顯然是由成大高層批准。事件發展至此,
贊不贊成蔣黃兩人的行為事小,最不堪的不是別的,而是執掌學術殿堂的學校高層,竟
如一群政客,只想損害控制,撇清消毒。更令人洩氣的是,該聲明簽名的教授有些平常
還是以自由主義者自居,但面對壓力,立刻骨折,完全沒想到學院的責任就是要抵抗主
流,以知識的高度保護因理念在外受到壓迫的教授。

再細讀該聲明,從第一點到第六點,只予人一個印象:我們和蔣為文是不一樣的。但若
所言為真,那蔣教授在該校的學術表現與信念平時是如何評鑑的?成大的淘汰與溝通機
制在哪?是不是只要不鬧事,大家和稀泥可也?但若依成大校譽與蔣已升等為副教授來
看,蔣教授的學術表現與信念應該是被成大認可的,那校方就要站出來捍衛蔣教授因此
理念所引起的衝突。若要表現風度,大可以為蔣教授的行為向黃春明與社會道歉,但成
大對學術自由、言論自由、教授理念要有自己的定見,而不是打壓自己「小牌」教授向
主流賣乖,這種做法,實在令人不齒。

不禁想到戰後知識份子的典範,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徳(Edward Said)。巴勒斯
坦裔的薩依徳對美國中東政策一向嚴厲批判,2000 年訪問以色列─黎巴嫩邊界時,忍不
住拿起石頭扔以色列士兵被記者拍到,引起宣然大波,受到猶太學界與媒體的韃閥。基
本上,做為一個觀光客丟石頭挑釁以色列士兵也算無聊之舉,要求哥大懲戒薩依徳的壓
力排山倒海而來,至少也要發表聲明譴責。要知道,哥大與美國媒體的猶太勢力何其強
大?但哥大不為所動。反薩依徳的勢力持續加壓,連自由主義喉舌紐約時報也不再同情
薩依徳。但兩個月後,哥大校發表長文明白支持薩依徳,堅持薩依徳的行為乃其政治信
仰的表達,無人受傷,且並未違法,因此並無不當,必須受到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保
護,此乃哥大的最高價值。一切壓力方知難而退。

這種學院的高度與價值,不是近代西方的專利,北洋軍閥尚不敢進北大抓人,是北洋軍
閥比較文明嗎?當然不是,而是蔡元培帶領北大建立起的這種知識高度,擋住了來來去
去軍頭政客對學術的褻玩。在台灣,胡適、傅斯年、殷海光已作古多年。如果後繼無
人,一旦學院消失,那麼灑錢百億的大學理念,百不百大,怎麼排都只是個笑話。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Saturday, May 28, 2011

馬政府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代價

自由電子報-星期專論 2011-05-29

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是當年民進黨的核心政見,因為它深得人心,被李登輝的「台灣國民黨」接收,並積極推動。民進黨執政八年,參加國際組織成為外交宣傳的重頭戲;但馬英九以「我也是」騙得選票後,不但停止對聯合國叩門,反以接受一個中國的條件,換來一年五天的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

密件曝光 抗議避重就輕
馬政府自誇民進黨執政做不到的,國民黨政府做到了,他們能以「中華台北」名義派衛生「署長」以觀察員名義在「世衛大會」,與中國衛生部長「平起平坐」。

但世衛組織把台灣定位為「中國台灣省」,和「中華台北」只限於世衛大會五天會期使用的密件曝光,馬政府雖被迫提出抗議,卻是避重就輕,不敢抗議主權地位被否定,而是想誤導選民,把它淡化為「名稱問題」。

這件事凸顯出本土政權參加國際組織,與馬英九復辟國民黨的「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出發點、代價與目的完全不同,誰保障台灣主權、誰出賣台灣主權已無可狡辯。

本土政權以台灣為主體,堅持依舊金山和約規定,台灣主權並未讓渡給中國,因此並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人民有權選擇建立正常國家,成為國際社會一員。任何指台灣為中國一部份或有隸屬關係的陳述都堅決反對。
馬英九復辟的國民黨政府從未主張台灣是主權國家,反以內戰流亡政府心態,主張所謂「中華民國」不但擁有台灣主權,而且還擁有全中國大陸及外蒙古的主權。馬英九與中國都反對兩岸一邊一國;他的終極目標是台灣被中國併吞,因此,他可以欣然接受台灣屬於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

這樣不同的認知與目標,對參加國際組織便有不同的堅持、不同的底線;就此而言,馬英九政權的作為不但背棄本土政權的堅持,也背叛蔣經國時代的原則。

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的問題,在一九七一年「蔣介石集團代表」被逐出聯合國後便告急。蔣介石引為奇恥大辱的舊金山和約及「台北和約」,並未把台灣主權讓渡給「中國」或「中華民國」,因此,在被逐出聯合國之後,時任外交部次長楊西崑自稱向蔣介石建議,為保障台灣人民前途,政府應改名「中華台灣共和國」,說明「中華」只標誌台灣住民源自「中華」族裔,不帶政治意涵;並宣佈新政府與中國大陸的政府完全獨立,互不相干;國會全部改選並以公民投票決定台灣未來地位。

兩蔣堅持漢賊不兩立
蔣介石堅持「漢賊不兩立」,即使楊真有此建言,蔣也不會接受。在兩蔣時代改名參加國際組織的前例,只有民間的國際奧會和官方的亞洲開發銀行。前者因內部壓力,後者因美國強力施壓,而兩者都用「中華台北」名義,做為完全的正式會員,與中國互不相干。

蔣經國不滿亞銀被改名,以拒絕出席抗議,至李登輝執政,才恢復出席,但依奧運初期模式,在會場名牌上罩以「抗議」字眼。

李登輝政府曾委託美國專家研究台灣參加聯合國問題,所得結論是依聯合國憲章,台灣入會難度太高,不如先試有單獨會章的技術性組織,如世衛、世貿組織。結果台灣以「台澎金馬關稅區」和「中華台北」分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和亞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正式成員。

李、陳名稱彈性 主權不退讓
李登輝政府立下名稱可以彈性,主權原則、完全會員地位不能退讓的模式。這和楊西崑的想法相通,台灣可以用「中華台灣共和國」、台灣、「中華台澎共和國」、「中華台北」或「中華台北共和國」等名稱入會;重點不是名稱,而是主權獨立的正式會員國地位。

陳水扁政府繼承李登輝堅持主權不能退讓的原則,拒絕接受中國勒索的一個中國條件,雖尚未達成入會世衛的目標,但國際支持度不斷累積,假以時日,應可獲有利解決。

兩個本土政權推動台灣參加國際組織,因為那是主權國家的權利,目的在鞏固主權國家地位,因此,能如願參加最好,不能如願參加固然遺憾,但也有宣示台灣是主權國家的作用。本土政權寧可暫時不能參加,也不願以犧牲主權換取參加「活動」的安排。

馬以密約將台灣納入中國
馬英九態度則不然,他並無意建構或強化台灣主權國家地位,只是想偽造歷史「聯結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移花接木,把台灣變成中國一部份,讓中國取得在舊金山和約及台北和約都未取得的地位。他以流亡政府心態「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只是暗度陳倉之計,利用選民參加國際社會的期望,以密約把台灣納入中國。

兩者出發點、目標均不同,絕不容馬政府魚目混珠,打「我也是」的烏賊戰。如果馬英九顧的是台灣主權,能以「中華台北」或「中華台北共和國」成為世衛組織的正式會員,本土派也會叫「讚」,但他只是聽中國安排,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用「中華台北」、以觀察員名義出席五天的世衛「大會」,平常要默認「中國台灣省」,還不敢公開宣示主權以表抗議,這連老國民黨都會看不下去。

五天觀察員 硬拗平起平坐
台灣參加國際組織,名稱可以有彈性,但主權無可退讓:寧可不參加,卻不能以犧牲主權的條件去參加。蔣經國對亞銀只改名而保留完全會員都要強烈抗議,拒絕出席,而本土政權在抗議下出席正式會員的會議,這都無損台灣主權。馬英九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改名只去當五天觀察員,還說是兩個「部長」平起平坐,那是對蔣經國的叛逆,對台灣人民的叛逆。

國際條約既未將台灣主權讓渡給中國,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爭取的是台灣與中國平起平坐,不是出席者官銜相當的平起平坐。一個是中國正式會員的代表、一個是名牌「中華台北」、定位「中國台灣省」的觀察員,如此共聚一堂,再白癡也知道那絕非平起平坐。

(作者王景弘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自由電子報 The Liberty Times